本网讯 (记者李美霖)8月4日,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坐标——长篇小说《到中国去》新书发布暨创谈会”在中信书店·北京三里屯店举行。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陈炜、中信出版集团文学事业部总出版人楚尘、中信出版文学事业部副总编朱燕玲等出版方代表参加创谈会,中国前驻奥地利文化参赞贾建新及夫人,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,《世界文学》原主编高兴,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毕海,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易晓明等专家学者与会。《到中国去》作者方丽娜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鸿、青年评论家康春华围绕创作经历、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、“在世界中”与“到中国去”等话题展开了精彩对谈。
《到中国去》是由旅奥地利作家方丽娜创作的长篇小说。小说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改编,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奥地利医生罗森·菲尔和理查德·傅莱为逃离纳粹迫害,在时任中国外交官何凤山的帮助下从维也纳逃往上海,继而奔赴各地投身抗战的故事。小说以国际友人视角重述1939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岁月,再现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艰苦卓绝的抗争和牺牲,展示了中国在二战历史中的凝聚力和特殊重要作用,对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理念做出了文学层面的深刻诠释。
活动现场对谈环节,从左至右分别为梁鸿、方丽娜、康春华。(主办方供图)
“透过两位奥地利医生的经历和选择,我们重新体会到理想的力量、人性的温度,也懂得了和平的来之不易。”陈炜在致辞环节谈到,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一段复杂而厚重的历史能够以文学的方式重现,让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更为立体、生动、可感。当下回望和致敬这段历史,是为了更好地提醒我们,要始终珍视和平、守护正义。
创谈会现场,方丽娜分享了创作的心路历程。她说,十多年前偶然听到了两位奥地利医生的故事,“八十年前他们奔赴中国战场,与中华民族生死相依,并肩战斗,但他们的故事鲜为人知,我一定要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。”
《到中国去》这样一部基于真实历史人物而创作的长篇小说,究竟属于历史小说还是非虚构小说?如何看待小说的历史感与文学性?梁鸿说:“我在阅读过程中会被历史真实细节深深地抓住。小说情节可能只有几行,但对于读者来说,一个细节背后巨大的历史感会带来一种‘还活着的’生存压力和对人类命运的叹息。”
“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”新媒体矩阵:
集团旗下品牌新媒体矩阵: